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統助力實驗室安全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年來,實驗室爆炸事件屢見不鮮,從15年清華大學化學系實驗室爆炸,到南京大學實驗室爆炸再到北京交通大學的實驗室爆炸,實驗室安全問題已經引起公眾的注意。高校實驗室安全事故的每一次發生,不僅會造成實驗器材損壞,更有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對于國家來說,不僅是財產的損失,更是人才的損失。因此,高校實驗室安全問題必須得到實驗員及實驗室負責人的高度重視。為此,在CISILE 2019展會期間,分析測試百科網采訪到北京工業大學國有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楊金福副處長和北京大學醫學部王京宇教授,邀請他們暢談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措施與方法。
北京大學醫學部王京宇教授(左),北京工業大學國有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楊金福副處長(右)
源頭管理重視安全教育
實驗室安全關系到每個人的人身安全。良好的安全意識對預防實驗室安全事故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實驗室安全問題可分為一般設備安全、危化品安全、生物安全、輻射安全、水電安全、特種設備安全等眾多類別。楊金福副處長表示:“面對冗雜的實驗室安全問題,我們正在從源頭進行管理,做好相應的安全措施。例如,因為實驗人員缺乏用電安全意識,導致電源功率不夠而串接插線板引起的火災問題,我們會對實驗室進行安全檢查并定期舉辦安全培訓班,加強實驗人員的用電安全意識。對于特種設備的操作人員,嚴格要求持崗上證并定期進行操作安全培訓。通過將這些管理方法實施到位,可以大幅降低事故風險率。此外,改變老師與學生們的觀念,化被動為主動,提高安全意識,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王京宇教授十分贊同楊金福副處長的觀點,同時他還分享了一個經歷:他曾為已經通過實驗室安全培訓課程的研究生安排過一場實驗技能操作摸底考試,他補充道:“這場考試暗含十幾個實驗室安全相關問題,但30個學生只有一個人考試及格。若在真實情況下,可能超過一半的人因為實驗操作不當導致安全事故。上述測評結果從一個側面表明我們目前的實驗室安全教育是不太成功的,有些流于形式。我們必須、有針對性地改革完善當下的實驗室安全教育方法,讓所有參與實驗的人員切切實實地樹立安全意識。”
閉環管理重視用戶體驗
近年來,在中國的許多地區都出現過危險化學品爆炸、泄露、燃燒等事件,給國家、院校、人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進一步完善,對于危險化學品的管理逐步形成一套系統化的管理體系。在此形勢下,人們只有不斷地探索和研究危險化學品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從根本上做到安全生產。王京宇教授介紹了針對危險化學品管理問題的解決方案——建立試劑、藥品尋購系統。王京宇教授表示,該系統可以將所有公安部門備案的危險化學品納入數據庫中,避免采購人員通過非正規渠道購買管制試劑、藥品。此外,從申購、驗收到入庫使用、留存等多個環節進行閉環式、信息化、智能化、互聯網式管理,準確了解實驗室中存放危險化學品的性質、位置和剩余量,從而降低處理實驗室事故的二次風險。王京宇教授說到:“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諸如“五雙原則”)可以大幅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幾率,但同時也加大了操作人員的實施負擔。今后的工作重點就是借助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手段與技術,在滿足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減輕實驗人員的工作量,讓整個操作流程“合法合規,簡潔易行”。
同時,楊金福副處長也表示,北京工業大學從去年開始使用化學試劑管理系統,已經基本實現了采購,臺賬管理,報賬等功能,后續將會使用這套系統開展危廢品處置,采購試劑藥品全流程管控等功能,同時優化用戶體驗度。他說到:“我們會在系統原有功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和開發更好的功能,更加簡潔的操作系統,同時減少繁瑣的管理機制,注重老師和學生對實驗室管理系統的接受程度,讓他們更加愿意和使用化學試劑管理系統。”
-
企業風采
-
實驗室動態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