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起搏器是一種植入于體內的電子治療儀器,通過脈沖發生器發放由電池提供能量的電脈沖,通過導線電極的傳導,刺激電極所接觸的心肌,使心臟激動和收縮,從而達到治療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臟功能障礙的目的。1958年第一臺心臟起搏器植入人體以來,起搏器制造技術和工藝快速發展,功能日趨完善。在應用起搏器...
脈沖發生器定時發放一定頻率的脈沖電流,通過導線和電極傳輸到電極所接觸的心肌(心房或心室),使局部心肌細胞受到外來電刺激而產生興奮,并通過細胞間的縫隙連接或閏盤連接向周圍心肌傳導,導致整個心房或心室興奮并進而產生收縮活動。需要強調的是,心肌必須具備有興奮、傳導和收縮功能,心臟起搏方能發揮其作用...
資料圖:威爾森·格雷特巴奇 綜合報道,植入式心臟起搏器的發明者之一,美國人威爾森·格雷特巴奇(Wilson Greatbatch)當地時間9月27日在紐約州水牛城(Buffalo)與世長辭,享年92歲。 據介紹,格雷特巴奇一生獲得超過150項ZL,包括1960年首次...
人工心臟起搏系統主要包括兩部分:脈沖發生器和電極導線。常將脈沖發生器單獨稱為起搏器。起搏系統除了上述起搏功能外,尚具有將心臟自身心電活動回傳至脈沖發生器的感知功能。 起搏器主要由電源(亦即電池,現在主要使用鋰-碘電池)和電子線路過程,能產生和輸出電脈沖。 電極導線是外有絕緣層包裹的導電金屬線...
Copyright ?2007-2024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頁面更新時間: 2024-09-14 02:34